擁有兩條江河經過的特殊地理環境的贛州
贛州古巷,現存未破壞仍在使用的排水管道

福壽溝地下排水管道圖
由於排水管道破壞被污染的水塘
經統計贛州全市地下管道分佈
    來源:央視財經
  【眼下正是雨季,很多城市遭遇內澇,上演了一部部看海去,捉魚去的故事。然而就有這樣一座近千年的古城贛州,從未被水淹過。記者在驚嘆古人的智慧時卻發現,從前的存在了近千年的溝渠、水塘等發達的排水系統正在被填埋,因為城市要發展,要建設高樓大廈。我們擔憂,千年不澇是否會成為歷史?】古人給我們留下了什麼,我們又能給我們的後代子孫留下什麼呢?如何將古代智慧與現代智慧結合在一起,是我們即將面臨的一個課題。
  千年古城,面臨暴雨,再度經住考驗。
  2014年5月中旬,我國南方江西、廣東、廣西等省遭遇特大暴雨,短短幾天里,降雨量一次次刷新記錄。廣州、深圳、南寧等城市都成了一片澤國。而同樣被暴雨襲擊的還有江西省贛州市。贛州有兩條江水穿城而過。暴雨期間,江水水位一路飆升,然而整個城市在暴雨中卻再度安然無恙。特別是老城區,甚至沒有積水,市民生活絲毫不受影響。
  當地市民告訴再大的雨這個水不會進來裡面,再大的雨都不會,它最多就是這個水流,最多是停到了這個位置,再大的雨水它最多走到這裡就沒有了。
  李師傅在這條街上已經生活了二十多年。他告訴我們,贛州老城區在歷次暴雨中幾乎從沒有積過水。因為就在他腳下,隱藏著一個北宋年間修建的下水道,名字叫福壽溝。住在這兒的居民都知道它神奇的作用。
  當地居民說,贛州是座多雨的城市,每到暴雨,兩江洪水都會上漲,但福壽溝讓他們的贛州城在暴雨中一直安然無恙。
  贛州市民:這裡我們贛州市,還沒雨(水澇),特別是這條巷子。這條巷子我以前在這裡長大的,我知道沒有出過水澇。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您多大年紀?
  市民:我六十七了。
  就在周邊城市都變成水城的時候,贛州的滔滔江水只是老老實實地停留在河道里。那麼福壽溝真的有這麼神奇?到底它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奧秘呢?我們來到老城區,一探究竟。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我這裡呢是在贛州老城區的均井巷,我旁邊呢就是一口福壽溝的沉井,那麼通過我們鏡頭呢,我們能看到這個井內部分的情景,那麼溝下麵究竟是怎樣的一個狀況呢,我們一起下去看一看。
  《經濟半小時》記者:這個井口相對來講還是比較窄的
  福壽溝的沉井口只能容一人上下,順著3米多高的梯子,記者下到井底。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來到溝下呢,因為整個空間比較狹小,所以說人只能是半蹲著,根據我個人的目測可以感覺到,這個溝的寬度呢是一米左右,它的高度呢有一米四左右,因為整個福壽溝呢它是雨污合流所以說很多居民的生活用水和污水都會排放進來,溝內呢散髮出一股刺鼻的味道。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整個這個水流的速度相對來講呢還是比較快的。福壽溝呢,它是由宋代的青磚和這個馬條石構建而成,史書也記載,整個福壽溝的長度是12.6公里。
  在井底,我們終於見到了900多年前修的下水道——福壽溝。藉著安全帽的燈光可以看到,前面是一條看不到盡頭的磚砌通道。那麼它的全貌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我這裡是在贛州市的城市規劃展示館,我們剛剛去過的均井巷呢從這個地形圖上可以看出,就是這條街巷,那麼這個模擬的動態地形圖可以說是展示了整個福壽溝的全貌,史書記載,全長是12.6公里,占地2.7平方公里的福壽溝它又是如何來完成排水的呢?
  在贛州市博物館,我們從《贛州府志》上找到了關於福壽溝的記載,這是一條建於北宋的排水溝,由當時的知州劉彞修建,因為排水溝的走向很像篆體的福字和壽字,因此被稱為“福壽溝”。
  原贛州市城市規劃展示館館長陸川: 這個以北是個“壽溝”,這個以南是“福溝”,那麼他這個西北之水,是往貢江和章江排,東南之水是往壕溝排。
  陸川館長告訴我們,福壽溝的設計利用了贛州老城地勢,中間高,江邊低的特點,有意增加溝的坡度,加快了排水速度。除此此外,溝里排水快,不存水,還要歸功於很多與福壽溝相連的大大小小近百個水塘。
  原贛州市城市規劃展示館館長陸川:通過這個水排到這個池塘以後,通過蓄洪以後,等水稍微沉澱以後,他再通過咱們這個下水溝,城牆周邊咱們這個大概有8000米的城牆,城牆周邊有12個排水口,通過這12個排水溝往張江、供江以及河塘往外排。
  在贛州的涌金門外,我們找到了福壽溝的一處排水口。這個水窗的閘門會借助水力,自動閉合,設計十分巧妙。
  原贛州市城市規劃展示館館長陸川:當江水超過這個水位的時候,他就會把拍門自動關閉,就是防止這個水倒灌,當江裡面的水水位低於裡面的水的時候,他裡邊的水會自動把拍門沖開,往外排水,形成了第一個很科學的生物鏈。
  古老的智慧結晶遭遇現代蠶食,究竟還能撐多久?
  走訪贛州老城福壽溝讓我們再次驚嘆古人非凡的智慧,然而在調查中,我們也發現,古城近千年來一直引以為豪的地下管網正在一點一點被現代化的腳步所蠶食。曾經支撐古城抵禦暴雨洪水的千年溝渠和水塘正在消失。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我這裡是在贛州市的荷包塘街,當地的居民告訴我們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在很久之前,這裡有一個名為荷包塘的水塘,然而現在取而代之的是硬化的水面和樓房。其實福壽溝之所以能夠起到抗洪排澇的作用,就是因為它周邊星羅密佈了大量的水塘,起到了蓄水調節的重要功能。然而經歷了近千年的風雨,這些幸存下來的水塘究竟還有多少?它們現在又是什麼樣子呢?
  記者沿著厚德路一路向北,發現以往遍佈其間的水塘早已不復存在。這裡是曾經的蕻菜塘,現在被填埋後,建房蓋樓成為了一個社區。隨後記者又來到環城路,當地居民告訴記者,以前這裡有一個名為“下壕塘”的水塘,現在水塘被填平,改造成了一個菜市場。荷包塘,蕻菜塘,下壕塘,現在只是一個地名而已。
  。
  一些贛州市的老居民告訴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水塘越來越少,原有的排水系統正在被迅速破壞。事實上,不僅僅是水塘,很多溝渠確實消失不見了。
  市民:以前城外還有溝,還有好多溝,現在填掉了,埋掉了。(原來)城牆外面就是溝。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為什麼埋掉了,您瞭解嗎?
  市民:搞建設,搞建設就埋,什麼規劃,這些東西。
  在古人構建的排水體系里,水塘起著調蓄、養魚、和污水處理的綜合效應。在我們的採訪中,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非常懷念以前遍地水塘的日子。
  市民:有雨的時候有存水了,沒雨的時候,平時就方便老百姓洗衣服,養魚,小朋友游泳,那時候都有這種作用,另外那時候比較涼爽,有水的時候,給老百姓帶來比較大的方便。
  記者沿中山路、贛江路、陽明路、海會路四個主要幹道繼續尋找水塘,當記者來到八鏡路上的八鏡公園繼打聽時,一位老人說,這裡就有一個水塘。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這水塘叫什麼名字?
  市民:這鯉望塘。
  《經濟半小時》記者:哪三個字。
  市民:鯉魚的“鯉”,希望的“望”水塘的“塘”。
  《經濟半小時》記者:這個水塘一直就有嗎?
  市民:一直有。
  記者看到的鯉望塘在公園裡被開發為休閑娛樂的場所,不少居民在這裡划船嬉戲。這可能也是鯉望塘能幸存下來的原因。在當地居民的指引下,我們又找到位於文清路上的一處水塘——清水塘。但這裡垃圾橫生、污水蔓延,漂浮著大量苔蘚,還散髮出一股股惡臭的味道。一位長期居住在這裡的市民,不願意麵對鏡頭,不過他跟我們講述了他在這兒的生活經歷。
  市民:你想這水都變成這樣子,原來這邊清水,一條溝排水都排不掉,天天南邊都淹掉。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您是說哪會堵啊?
  市民:那邊,這兩口塘的水。那口塘的水走到這口塘。這口塘的水,不是有一口。前段時間天天居委會過來這邊,因為排水都排不出去。全部他們這樣蓋房子,蓋的這兩口塘的水都走不掉。
  本是蓄洪排澇的水塘,卻因周圍四處建房,堵住出口,成了污水池。住在這裡的居民無不為消失和正在消失的水塘感到惋惜。
  那麼有史記載的福壽溝的水塘到底有多少?現存的數量究竟是多少?我們找到了幾十年來一直致力於福壽溝研究的,前贛州市博物館館長萬幼楠。在他的學術調研報告中,關於水塘有這樣一段文字介紹。
  江西省贛州市文物局研究員萬幼楠:這個謝宗瑤老人是1919年出生的,贛州的城鄉普遍是城區的,他小的時候看到的找出了,現在有名有姓的29處,共84口水塘。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這位老人是1919年生人?
  萬幼楠:這個是他年輕的時候,他全部算得到的,我們訪問他比較有名的
  謝宗瑤老人是萬幼楠親自訪問過的採訪對象。在他的調查報告里,鳳凰池、金魚池、嘶馬池,這些曾留存於古代這個活水系的池塘,現如今只剩下好聽的名字。那麼從1919年至今不到100年的時間里,84口水塘現在還有多少呢?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現在的話這個水塘的數量您做過調研嗎?還剩有多少口水塘?
  萬幼楠:現在可能都不到10口了。市內,現在只能靠抽水機。
  《經濟半小時》記者:抽水能真正起到水塘,它能替代水塘的作用嗎?
  萬幼楠:替代不了。替代不了。
  萬幼楠分析說,贛州古城的整體規劃,處處貫穿著古人防患未然、規避洪澇的巧妙構思。即使在配套的水塘遭遇大面積破壞和填埋,也仍然能夠維持正常運轉,保護贛州的百姓。
  萬幼楠:都是硬化地面,高樓林立,水從哪裡走,往公路這邊走,公路那邊排水口子就那麼大,怎麼跑的掉啊,那就往低窪處,低窪處往往是立交橋,往往是相對低的路面當然就堵掉了,還有你駐守的地下停車場,可能往那邊走啊,地下停車場不就成了古代的水塘,只能這樣子,其實原理都很簡單。
  對於贛州古城能否在接下來的100年繼續在暴雨中安然無恙,萬幼楠充滿擔憂。史料記載總長度12.6公里的福壽溝,現如今能探明的長度只剩下三分之一。贛州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信息所高級工程師陳元增:現在我們探明就是包括這邊、這邊,還有這邊,已經探明這個福壽溝現在還剩3.5公里。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3.5公里?
  陳元增:對,還有一公里是仿建的福壽溝,它不一定是原來宋代的福壽溝,有一公里大約,我們已經探明是4.5公里
  《經濟半小時》記者:如果4.5的話,占它整個12.6也不過三分之一,是嗎?
  陳元增:對、對、對、對、對,所以這個是很可惜的。
  陳元增是規劃局信息所的高級工程師,2013年一年為了測繪出福壽溝的平面圖,他帶隊爬了幾十個溝,打開了上百個檢查井,動用人力和地質雷達進行勘測。但能探測到的只有4.5公里,近千年的水系工程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堅不可摧。這一結論和萬幼楠的調查結果也十分吻合。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您目前瞭解福壽溝它真正能利用的部分是占它整個總長,或者總體面積的多少?
  江西省贛州市文物局研究員萬幼楠 :現在還在用的是吧?
  《經濟半小時》記者:對。
  萬幼楠:基本上在城區的東北部,其它的可能都毀壞的差不多了,基本上是在東部。
  《經濟半小時》記者:能說一個大概的比率嗎?比如說能占到多少?
  萬幼楠:占到城區的三分之一左右。
上一頁12下一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l34jlqvi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