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劉端
  15歲,鮮花盛放的年紀,本該無憂無慮享受少年時光,但長沙市天心區新開鋪街道新天社區的男孩小軍卻跌進了人生的噩夢:2010年,父親因罪入獄,被判刑5年;同年,母親因癌症去世。一夜之間,15歲的小軍成了“孤兒”。
  留給小軍的家是什麼樣子呀?建於上世紀40年代的泥漿房牆壁開裂,搖搖欲墜。下雨天,連塊乾地都沒有。一張床,幾把椅子,一臺圖像模糊的電視機。長期以來,父親沒有穩定工作,母親患病又花了不少錢。因為智力發育比同齡人遲緩,小軍小學一年級沒上幾天,便退了學。
  “可憐吶!小軍是個老實的好孩子。”82歲的黃運秋和小軍家做了60年鄰居,看著小軍父子長大。她和鄰居龍鳳玲、賓科主動承擔起照顧小軍的責任,為他做飯,幫他洗衣服。
  實際上,小軍媽媽在世的時候,因為患病難以照顧兒子,黃運秋和龍鳳玲就做起了小軍的“鄰居保姆”,經常給母子倆送飯,還時不時買點油、米、鹽等日常用品送到小軍家。小軍的媽媽過世後,龍鳳玲看他有時候做一頓飯要吃好幾天,擔心他因此生病,便要求小軍在自己家裡吃飯。男孩子難免不註意個人衛生。每天晚上,龍鳳玲會像“監督”自己的小孫子一樣,提了開水到小軍家中,要求他洗臉、漱口,常洗澡。
  鄰居哥哥賓科,社區居民馮超、羅美英、符新民、甘宜芳和社區工作人員等也加入進來,他們組成了“鄰裡幫幫團”,一起照顧小軍。一下雨,屋子漏水,小軍便住到賓科家裡。老同志符新民和甘宜芳負責給小軍做心理輔導,幫助他戒除網癮,學會自立自強。社區幫助小軍申請了最低生活保障,可每月發的低保金以及社會的扶助金,小軍自己拿著總是花得飛快。於是,賓科和馮超像親哥哥一樣,幫他在銀行開了賬戶,幫他買米買菜、添置新衣。賓科把家裡的台式電腦給了小軍,幫他裝了軟件,教他認字,學習文化知識。
  小軍漸漸長大了,因為沒有受過系統的教育,他的文化水平不高。“鄰裡幫幫團”成員商量,讓他能自食其力。經過多次的尋找,2011年,社區為小軍找到一份保潔員的工作。去年,又把他介紹到社區門口的老伙計飯館當洗碗工和洗菜工。
  老伙計飯館的老闆付鈺鈞爽快地留下了小軍。老伙計飯館10個員工,其中2名是社區的低保戶。付鈺鈞說,洗碗洗菜技術含量不高,希望慢慢引導小軍向廚師發展,有一技之長。
  其實,當廚師這個夢想,已經在小軍心裡悄悄發芽了。這個夢想,記者問了好幾次才問出來。他還破天荒地補充:“自己還沒到當廚師的程度,先把現在做的事情做好再想。再談個女朋友,好好生活。”
  目前,經過社區申請,長沙市和天心區兩級政府出資近20萬元,正為小軍建造一棟擋風遮雨的新屋,2015年春節前後就可入住。這一切,都是愛的奇功。  (原標題:“鄰裡幫幫團” 重燃不幸男孩希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l34jlqvi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